史威登堡神学著作

天堂与地狱 #306

306.我从天堂被告

306.我从天堂被告知,上古之人因其内层转向天堂,故拥有直接的启示,同时主与人类以此方式存在一个联结。然而,他们的时代过后,这种直接的启示不复存在,取而代之的是藉由对应的间接启示,以致他们的一切神性敬拜由对应构成;因此,那些时代的教会被称为代表性教会。他们知道何为对应,何为代表,以及地上的一切事物皆对应于天堂和教会的属灵事物,或也可说,代表它们。因此,构成其外在敬拜的属世事物作为属灵思考,也就是与天使一同思考的媒介而服务于他们。当关于对应和代表的一切知识从记忆中被抹除时,一部圣言就写成了,其中的一切话及其含义都是对应,因而包含一个天使所理解的灵义或内义。所以,当人照字义或外在意义阅读并理解圣言时,天使就照内义或灵义来理解。事实上,天使的一切思维都是属灵的,而人的思维是属世的。这两种思维看似不同,其实是一,因为它们相对应。这就是为何当人远离天堂,切断联系时,主便通过圣言提供了一个天堂与人联结的媒介。

属天的奥秘 #7398

7398.“只在河中

7398.“只在河中存活呢”表它们注定留在虚假那里,留在这些虚假所在的地方。这从“河”和“存活”的含义清楚可知:“河”,此处即埃及河,是指虚假(参看6693, 7307节);“存活”是指留在。情况是这样:进入人心智的一切,尤其出于情感所接受的,都留在他那里。人们以为当一个人不再记得所进入的东西时,这些东西已经完全被根除和逐出。但它们并没有被根除或逐出,而是要么牢牢存留在内部记忆中,要么存留在外部记忆中,就在那些已被此人所熟悉的事物当中。因为已经熟悉的事物可以说是本能的;它们自动流出,不被任何来自记忆的有意识的召唤激发。人的言语就是这样,他所用的词语自动从他的思维流出,举止、行为,甚至走路也是这样。这也适用于思维。这些能力自婴儿时就先后进入,并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得熟悉起来,然后自然而然地流出。从这些能力和其它类似能力明显可知,进入人里面的一切都会保留下来;变成习惯,也就是变得熟悉的事物则不再被认为存在于他里面,尽管它们就存在于他里面。这同样适用于进入人的虚假和邪恶,以及真理和良善。正是这些东西塑造了他,决定了他的品质。人所曾看见、听见、思想、说过、做过的一切都记录在他里面,铭刻在他身上(参看2474-2489节)。由此可见当如何理解这个观念:推理注定留在虚假那里,在这些虚假所在的地方。因为虚假被移除之后,它们,以及推理的努力和欲望,连同这些虚假在属世层中的别处被指定自己的地方。不过,它们不像以前那样是心智关注的中心和直接对象。这解释了为何如下文所描述的那样,青蛙被聚拢成堆,这地因它们而发臭,以此表示这些虚假的推理在属世层中被排列成捆,由此在那里产生肮脏恶臭、令人厌恶的东西(参看7408, 7409节)。
  

属天的奥秘 #10687

10687.“他将这

10687.“他将这约的话写在版上”表圣言,天堂通过圣言与人结合。这从“版”和“约”的含义清楚可知:律法写在其上的“版”是指圣言(参看9416, 10375, 10376, 10453, 10461节);“约”是指结合(参看10632节提到的地方)。之所以表示天堂与人的结合,是因为圣言完全通过对应写成,因而具有这样的性质,它将天堂与人相结合。天堂会意识到圣言的内在意义,而外在意义与内在意义相对应;因此,当一个人阅读圣言时,与此人同在的天使就感知它的属灵意义,也就是内在意义。结果,一种神圣的流注就从天使那里获得,这种流注带来结合;这种性质的圣言被赐下正是为了这个目的。主,因而天堂通过圣言与一个人结合(参看10375节提到的地方)。圣言通过对应写成,至于这对应是什么,可参看前面提供解释的地方所作的说明。
  

目录章节

目录章节

目录章节